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十四五”生态环境科技工作将建立4个支撑体系部署6大任务

2020-07-31 02:553720人民日报

“‘十三五’以来,重大科研项目推进有序,科技体制改革进展顺利,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一定成效。”7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邹首民表示,“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科技工作,将建立4个支撑体系,部署六大任务,推动国家设立一批科技项目。

“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投入不断增多

科技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贯穿于污染防治全过程,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投入不断增多,仅中央财政投入就超过100亿元。”邹首民说。

目前,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按照“控源减排、减负修复、综合调控”三步走战略,已完成“十三五”任务部署,在努力做好专项验收前各项准备工作。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现已完成既定研究任务,正在组织验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一期项目实施顺利。

邹首民说,随着一些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方面的技术可达性更强、经济可行性更加合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更加协调。

比如,重污染天气预报,通过科技攻关,污染过程预报的准确率接近100%,污染级别的预报准确率接近80%,预报的时长由以前的3-7天,扩展到目前的10天。“预报预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使各地提前采取应急管控措施,减少污染物的累积起点,降低污染峰值。”邹首民说。

生态环境科技工作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目前,生态环境科技工作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比如,水环境领域,形成了重点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系统与应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与利用等八大标志性成果;大气环境领域,建立了大气重污染成因定量化、精细化解析技术方法,构建了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技术体系。

当前,污染治理技术需求旺盛,如何指导地方和企业做好技术选择?“随着环境治理深入,技术作用日益凸显,以前靠管理很容易实现的管理目标,现在要想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关键还是要依靠科技。”邹首民表示,从2007年开始,生态环境部每年结合当年环境治理技术需求热点,发布《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选择环境和经济效益都比较好的成熟技术,目前已经发布了共1173项。

去年7月,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这个平台类似于一个技术大超市,主要开展技术评估、技术筛选、技术孵化等核心任务,目前已经汇集了450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邹首民说。

“十四五”生态环境科技工作将建立4个支撑体系、部署六大任务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处于攻坚期、关键期、窗口期,如何继续发挥好生态环境科技的支撑作用?

邹首民表示,为了强化科技支撑“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生态环境部已启动了“十四五”生态环境科技需求和重点研发任务的凝练工作,“目前,已形成了初步的思路和框架。具体来说,就是要面向世界环境科技前沿、面向环境管理需求、面向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际问题,建立4个支撑体系,部署六大主要任务,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4个支撑体系包括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技术支撑体系、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的技术支撑体系等。六大主要任务包括开展环境问题成因机理以及时空和内在演变规律等前沿基础研究,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监测、修复等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等。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零陵下狠手治理锰矿区生态环境
日前,记者走进零陵区珠山镇欧家村的一片锰矿区看到,昔日的荒山荒岭全部变成了花红树绿的休闲地,村民刘玉林赶着牛放牧。他喜笑颜开地说:“以前,由于不规范滥挖乱开锰矿,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晴天灰尘仆面,雨天浊水横流, 山上山下到处大坑小坑,让人提心吊胆,连饮用水都要从外购买。近几年政府出巨资绿化矿山,我们对此万分感激。”

0评论2023-06-30496

平舆生态环境分局开展“排查整治噪声源,绿色护航助中考”行动
一年一度的中考季,莘莘学子,备战迎战中考忙。为给广大考生营造安静、舒适的应考及考试环境,防止和减少中考期间噪声污染,驻马店市生态环境局平舆分局组建防噪降噪护航中考工作专班,开启“排查整治噪声源,防噪降噪绿色护考”专项巡查工作,为全县广大莘莘学子备战迎战2023年中考保驾护航。

0评论2023-06-27564

山东出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印发《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监督办法》),《监督办法》自2023年6月20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6月19日。据了解,生态环境部门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工作包括以下事项: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相关制度制定与落实情况;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保

0评论2023-06-072003

焦作市生态环境局中站分局 开展2023年安全生产月消防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为强化干部职工消防安全意识,普及消防安全应急处置知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近日,焦作市生态环境局中站分局开展2023年安全生产月消防专题讲座,邀请消防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科普与实操培训,分局3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消防工作人员运用课件演示,提问互动等形式,针对性地讲解了日常生活中容易导致火灾事故发生

0评论2023-06-072327

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深入开展重复举报案件核查工作
近期,为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集中化解生态环境领域的难题积案,妥善处理群众重复举报问题,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2022年10月以来重复举报3次以上的举报件进行了梳理,组织开展重复举报案件现场核查。此次共梳理出陕州区德顺通大气污染、卢氏县亿隆建材有限公司噪声污染等3个多次重复举报案件,市执法支队

0评论2023-06-062095

北京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十年来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快速下降
5月29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22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下称《公报》),“数”说2022年及新时代十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全面展示十年来北京生态“颜值”变化。根据《公报》,十年来,北京市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快速下降。与2013年相比,2022年PM2.5、PM10、NO2、SO2年均

0评论2023-06-051495

生态环境部:今年已审批煤炭保供项目等环评14个
5月29日,生态环境部举行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透露,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已审批重大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煤炭保供、重大产业项目等环评14个,涉及总投资超过600亿元;1~4月全国共审批3.38万个项目环评,涉及总投资超过6万亿元。  综合环评审批情况来看,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行业发展迅猛,

0评论2023-06-011767

生态环境部:环评造假直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今天(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环评文件质量是环评工作的生命线。锦华环评造假案的宣判为广大环评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生态环境部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对环评违法行为加强高压严惩态势,对情节严重、涉嫌环评造假犯罪的,移送公安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环评弄虚作假

0评论2023-05-292540

云浮市委书记卢荣春和市长李庆新会见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董事长刘国栋总经理孔德安
5月19日,云浮市委书记卢荣春和市长李庆新会见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董事长刘国栋和总经理孔德安。双方就加快推进广东省郁南县桂圩镇冲旺岭矿区建筑用花岗岩、变质砂岩矿项目进行了友好交流。云浮市副市长谢月浩,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副总经理黄凌陪同。卢荣春和李庆新对刘国栋、孔德安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中电建生态

0评论2023-05-222177